题目
1.【单选】1938年,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 )。
A.级长制
B.导师制
C.班主任制
D.导生制
2.【单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作用不包括( )。
A.制约教育目的
B.制约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
C.制约教育手段
D.决定教育性质
3.【单选】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与主体设计是( )。
A.德育目标
B.德育手段
C.德育方法
D.德育内容
4.【多选】教师的职业角色有( )。
A.传道者角色
B.研究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5.【判断】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比较实验表明环境对人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
6.【单选】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单选】下列不属于维护教师威信的方法的是( )。
A.对学生进行公正的奖惩
B.具有坦荡和求真务实的态度
C.能够正确评价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D.始终做学生的榜样
8.【单选】李某,30岁,是某县一所小学的老师。近期由于一些原因与上级领导发生冲突,受到学校的处分。若李某认为学校的处分不当,可向( )提出申诉。
A.当地县人民政府
B.当地县教育局
C.所在市人民政府
D.所在省教育厅
9.【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先行组织者的概括性高于学习任务本身
B.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
C.班主任反复强调:“只有自己先预习了,才能跟上老师,学习才会有效果!”符合桑代克的效果律
D.泛化与分化是互补的过程
10.【判断】小明练习游泳一个月后便不再练习,游泳技能没有一点长进,说明小明进入了高原期。( )
答案解析
1.【答案】B 1932年,在中学规定实行“级任制”。1938年,又把中学的“级任制”改为“导师制”,级任导师负责班级管理领导工作。
2.【答案】D 政治决定着教育性质。一定社会的教育具有什么性质,是由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
3.【答案】D 德育内容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与主体设计。
4.【答案】ABCD 四个选项均正确。
5.【答案】× 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比较实验表明遗传素质成熟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
6.【答案】B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
7.【答案】A 维护教师威信的方法包括:具有坦荡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能够正确评价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努力开拓进取,不断完善自我;始终做学生的榜样。
8.【答案】B 《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9.【答案】ABD 选项C班主任反复强调:“只有自己先预习了,才能跟上老师,学习才会有效果!”符合桑代克的准备律。
10.【答案】× 在练习过程中,保持练习的情况下,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