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教育都很不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性
D.关键期
2.【单选】西方中世纪重视培养“教徒”和“传教士”,这决定了宗教神学在教育内容中的基础性地位。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导向功能
B.选择功能
C.激励功能
D.评价功能
3.【单选】( )强调所有预定的课程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得到积极的修正、调整、改造,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
D.协作取向
4.【多选】关于班主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要做到经常性,也就是要把了解和研究学生作为班主任的常规工作B.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中,班级设置班干部的制度较为僵化呆板
C.1904年,小学实施“级任制”,此时教师被称为“级任教师”
D.后进生通常都具有自尊好强、充满自信等心理特点
5.【判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但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的。( )
6.【单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 )内完成调解。”
A.30日
B.60日
C.90日
D.一年
7.【单选】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中,( )时期,其性的发展便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也可能完全缺乏,也可能不完全缺乏。
A.口唇期
B.潜伏期
C.生殖期
D.肛门期
8.【单选】王老师经常课后给学生有偿补课,这说明他违背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的( )。
A.规范从教行为
B.潜心教书育人
C.坚守廉洁自律
D.传播优秀文化
9.【多选】以下属于学习策略的特征的有( )。
A.主动性
B.有效性
C.过程性
D.陈述性
10.【判断】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老师要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
答案解析
1.【答案】D 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教育都很不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就会延误儿童的身心发展,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2.【答案】B 题干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选择功能。
3.【答案】B 相互适应取向强调所有预定的课程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得到积极的修正、调整、改造,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4.【答案】ABC 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属于先进生的心理特点,D错误。
5.【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的。
6.【答案】B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认为必要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进行调解,并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完成调解。”
7.【答案】B 在潜伏期,其性的发展便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也可能完全缺乏,也可能不完全缺乏。前期的各种记忆都逐渐被遗忘,潜伏期是相当平静的时期。
8.【答案】A “规范从教行为”中提出教师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9.【答案】ABC 学习策略的特征有:有效性、主动性、过程性、程序性。
10.【答案】× 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一般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