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关于班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
B.班级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基本场所
C.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或全员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这是训练学生班级管理能力的最好途径
D.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2.【单选】以下不属于富兰等归纳的三种课程实施取向的是( )。
A.忠实取向
B.混合取向
C.创生取向
D.相互适应取向
3.【单选】沛西・能认为“教育既无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该观点属于( )。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神话起源说
4.【多选】关于我国学制的产生与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古代学制萌芽于西汉
B.壬寅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
D.癸卯学制仍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5.【判断】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做出重大改革,明确提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 )
6.【单选】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 )实施义务教育。
A.家庭经济贫困的未成年
B.单亲家庭的未成年
C.经济落后地区
D.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7.【单选】在常见问题行为的引发因素中,( )容易产生敌对行为和破坏性行为。
A.适应不良
B.厌烦
C.挫折或紧张
D.过度活动
8.【单选】理解了三角形的意义,有助于理解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的意义,这反映到迁移上称为( )。
A.负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9.【多选】态度的习得理论中,学习理论包括( )。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失调理论
D.认知平衡理论
10.【判断】同为“月亮”,诗人想到的可能是“月有阴晴圆缺”,恋人想到的可能是“花前月下”的浪漫,天文学家想到的则有可能是第二天的天气状况。这说明知识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 )
答案解析
1.【答案】A 班级管理的对象包括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而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即学生。
2.【答案】B 课程专家富兰等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
3.【答案】A 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把教育称为生物学的过程,认为“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4.【答案】CD 我国古代学制萌芽于西周,形成于西汉,但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A错误;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错误。
5.【答案】√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做出重大改革,明确提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
6.【答案】D 《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7.【答案】D 过度活动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行为冲动,扰乱课堂秩序。同时,这容易产生敌对行为和破坏性行为。
8.【答案】D 垂直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三角形的概括水平高于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所以属于垂直迁移。
9.【答案】AB 认知失调理论和认知平衡理论属于认知理论。
10.【答案】√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知识有同样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