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所得材料最自然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谈话法
B.作品分析法
C.观察法
D.测验法
3.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方法称为( )。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4.( )又称时段定人法,观察者处于主动的地位。
A.描述法
B.扫描法
C.定点法
D追踪法
5.在记录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记录表中,范老师选择“用一只手够物,抓住别人递过来的物体”“将物体从一只手转到另一只手,能摆弄物体”“能堆叠物体”等行为,并设置“优秀、很好、好、中等、差”几个维度,记录幼儿动作技能发展水平,范老师使用了( )。
A.样本描述法
B.行为检核法
C.等级评定法
D.事件抽样法
6.( )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7.梅梅在玩角色游戏时,经常玩着“小医生”,过一会又开始玩“小爸爸小妈妈”,而且过程中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往往因为不知道如何邀请别人而失败。这说明梅梅处于( )阶段。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8.罗罗钻在用纸箱做的火车头面,想玩开火车的游戏,但是一直都没有“旅客”来,这时,陈老师钻进去说:“我要到天安门去,找谁买票?”,迈迈听见后说:“我来当售货员。”,“旅客”越来越多了。陈教师在游戏中运用的介入方法是( )。
A.平行式介入法
B.交叉式介入法
C.材料提供法
D.“鼓励式”语言指导
9.彭彭和子枫两个人在玩商店的角色游戏,彭彭把材料当做是零食和玩具,一口气买了一大袋的“零食和玩具”然后带着子枫在“公园”边玩边吃。这体现了游戏的( )作用。
A.身体发展
B.情感发展
C.创造力发展
D.认知发展
10.由于游戏渗透于课程的方方面面,包含着各方面的可能性,这就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学前儿童教育事业成为了一个自我实现的职业,一个有着重要价值的职业。
A.教学方法
B.教学手段
C.教学素养
D.艺术修养
答案解析
1.【答案】C;观察法能通过观察直接获得资料,不需要其他中间环节,观察的资料比较客观、自然。
2.【答案】A;此题为拓展知识点,本题考查谈话法的概念。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
3.【答案】D;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观察,并进行记录和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最普遍,并且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幼儿而言,也是较适宜的方法。2.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谈话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谈话对象的特点拟定谈话的话题和内容;(2)谈话的话题和内容要求是儿童能够回答和乐于回答,并能从中分析出其心理活动的;(3)跟儿童进行谈话的时候,必须随机应变;(4)谈话的过程和结果应当由研究者本人或共同工作者做详细的记录。3.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方法。通过儿童的作品,可以考察其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感情状态等心理活动。4.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教师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常用的实验法有自然实验、教育心理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4.【答案】B;此为书上原话,扫描法又称时段定人法,观察者处于主动的地位。
5.【答案】C;教师设置“优秀、很好、好、中等、差”几个维度对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属于等级评定法。
6.【答案】C;观察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是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7.【答案】C;此题考察的是各年龄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内容比小班丰富,想尝试所有游戏主题,游戏主题不稳定;有了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还不具备交往的技能,常与同伴发生纠纷。题目中“梅梅在玩角色游戏时,经常玩着“小医生”,过一会又开始玩“小爸爸小妈妈””,这说明她想尝试所有游戏主题,游戏主题不稳定。“过程中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往往因为不知道如何邀请别人而失败”体现了她有了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还不具备交往的技能。所以梅梅是处于中班。
8.【答案】B;此题考察的是教师指导儿童游戏的具体方法。题干中陈老师通过扮演了一个“旅客”进入了游戏中,说明陈老师通过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体现交叉式介入法的方法。
9.【答案】C;本题考察的是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游戏与儿童的创造力发展体现在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一种激励创造性思维的适宜氛围,对游戏的情节、内容、玩法、材料、形式可能成为幼儿创造的对象,题干中,把材料当做是零食和玩具,符合创造力发展。
10.【答案】D;本题考察的是书上的原话,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中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灵魂,由于游戏渗透于课程的方方面面,包含着各方面的可能性,这就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艺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学前儿童教育事业成为了一个自我实现的职业,一个有着重要价值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