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为( )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A.导生制
B.班级授课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2.【单选】( )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式。
A.学生观
B.教学观
C.教师观
D.学习观
3.【单选】以下著作中主要体现了绅士教育的是( )。
A.《爱弥儿》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理想国》
4.【多选】关于新时代思政课的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道德与法治以主题学习的形式实施,构建综合性课程
B.道德与法治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
C.初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
D.根据学习内容通过活动式教学来实现教学目标
5.【判断】傅乐认为教师关注“我的课学生喜欢吗”“同事们如何看待我”,这属于教学前关注阶段。( )
6.【单选】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未成年学生,( )应当责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将其送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A.所在学校
B.乡镇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教育行政部门
7.【单选】刚开始学习英文单词的小朋友,常常会把单词联想为中文谐音词,如把“bus”记成“拔丝”、把“gas”记成“该死”。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8.【单选】小李学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
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9.【多选】教师要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应该做到( )。
A.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
B.教法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C.要对学生实施必要的惩罚
D.作业难度要适中
10.【判断】态度一经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
答案解析
1.【答案】B 最早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班级授课制这一设想。
2.【答案】A 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式。
3.【答案】C 绅士教育的思想集中反映在洛克的代表著作《教育漫话》中。
4.【答案】ABD 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C错误。
5.【答案】× 教师关注“我的课学生喜欢吗”“同事们如何看待我”,这属于早期生存关注阶段。
6.【答案】D 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未成年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将其送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7.【答案】B 精加工策略包括了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题干中是运用了记忆术。
8.【答案】D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即后继学习引起先前学习中所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变化。
9.【答案】ABD 教师要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应该做到:第一,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第二,教法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维持学生持久的注意;第三,作业难度要适中,学生能完成,从而产生成就感。
10.【答案】× 态度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即态度形成后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容易发生变化,但不是不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