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不属于教育史上三大里程碑的是( )。
A.《爱弥儿》
B.《理想国》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漫话》
2.【单选】我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文化下移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出现,( )逐渐兴起,在这个时期,世界上第一次正式出现了以教为业并以此谋生的教师和教师职业。
A.官学
B.私学
C.书院
D.社学
3.【单选】班主任张老师经常找到各位任课老师开会,保证大家的教学思路、管理思路一致,这体现了( )。
A.平行教育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合力育人原则
4.【多选】关于班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管理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B.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C.班级管理的对象包括班级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等
D.班级制度管理就是对成文制度的管理
5.【判断】教师是最常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 )
6.【单选】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中,( )不仅是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也是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
A.学习
B.实践
C.反省
D.慎独
7.【单选】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遵守法律取向阶段
C.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D.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8.【单选】数学老师不断给予学生关心和鼓励,学生就将其与数学课联结起来,从而喜欢学校、热爱学习。随着数学老师关心和鼓励的减少,学生的这种积极学习行为可能会慢慢消退,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完形—顿悟说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尝试—错误说
D.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9.【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描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得、保持和提取
B.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三大类
C.合理进行复习只要做到及时就可以
D.产生式也就是C-A规则,也就是程序性知识的最小表征单位
10.【判断】王雷认为只要上课听讲,课后做好作业就能取得好成绩,这属于班杜拉预期中的效能预期。( )
答案解析
1.【答案】D 卢梭的《爱弥儿》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誉为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2.【答案】B 我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文化下移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出现,私人讲学之风逐渐兴起,在这个时期,世界上第一次正式出现了以教为业并以此谋生的教师和教师职业。
3.【答案】D 题干体现了要做好学校内部各位教师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体现了合力育人原则。
4.【答案】AC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B错误;班级制度管理主要包括成文制度和不成文制度两个方面,D错误。
5.【答案】× 教材是最常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
6.【答案】B 实践不仅是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也是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
7.【答案】D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他们为了免遭惩罚而听从权威人物的命令,他们尚未具有真正的准则概念。题干中是为了避免批评,所以属于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8.【答案】D 数学课是条件刺激,数学老师的关心是无条件刺激,通过配对产生联结建立条件反射,即获得(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行为反应)。不配对则会产生消退。这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观点。
9.【答案】ABD 合理进行复习要做到复习要及时,并辅以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等方法。
10.【答案】× 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