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李老师在用讲述语讲授知识时,发现班级小朋友频繁走神,李老师于是改变教学策略,加上一些卡片和教具继续进行讲解,发现效果好多了,李老师使用了( )评价方式。
A.群体评价
B.正面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评价
2.中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如果你要了解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明了孩子的能力和情感,自己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队伍中去。”这说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成为( )。
A.活动的有力支持者
B.聪明的隐形指导者
C.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D.快乐的成果分享者
3.( )强调儿童主动活动的过程,关注如何为儿童提供有助于个体自由发展的学习经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发展。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预设目标
4.中班科学活动《螺丝刀之王》,幼儿认识螺丝刀并尝试用不同的螺丝刀修理小飞机后,分享操作经验,“螺丝刀有的大有的小”“有一字型和十字型的”“大螺丝刀不能拧小螺丝”……教师回应:“原来螺丝和螺丝刀有不同大小、不同花纹,只有为螺丝找到匹配的螺丝刀才能拧紧螺丝”这属于( )回应策略。
A.重复
B.反问
C.提炼
D.讲授
5.非正式评价很难量化,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 )。
A.动态性
B.隐蔽性
C.实效性
D.合理性
6.评价不仅要关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也要关注幼儿某个方面的突出表现和潜在能力。这体现了教育活动评价的( )原则。
A.尊重性
B.科学性
C.全面性
D.个别化
7.( )是实现课程总目标的最小单位。
A.月或周目标
B.学期目标
C.教育活动目标
D.主题目标
8.( )的目的就是对教育活动目标达成程度的测定,通常是在教育活动之后所实施的一种评价。
A.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
9.小班社会活动“逛菜场”中,严老师创设特定情境,让幼儿亲自经历“逛菜场”的过程,在游戏中感受主动与人交往的快乐。该教育活动设计的模式是( )。
A.接受式学习
B.体验式学习
C.探究式学习
D.合作式学习
10.( )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操作、思维、表达、交往等进行适当的引导,包括提问、讲解、指导、建议等形式。
A.引导性互动
B.支持性互动
C.参与性互动
D.挑战性互动
答案解析
1.【答案】C;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频繁走神的具体情况,老师反思改变教学策略是属于形成性评价,所以选C。
2.【答案】C;教师只有真正转变角色,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才能用幼儿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3.【答案】B;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强调儿童主动活动的过程,关注如何为儿童提供有助于个体自由发展的学习经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发展。
4.【答案】C;提炼式回应是指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概括性总结,故本题选C。
5.【答案】B;此为书上原话,非正式评价很难量化,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隐蔽性。
6.【答案】D;评价不仅要关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也要关注幼儿某个方面的突出表现和潜在能力。这体现教育活动评价的个别化原则。
7.【答案】C;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地位,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是课程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在每日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反映,是实现课程总目标的最小单位。
8.【答案】A;此为书上原话,总结性评价的目的就是对教育活动目标达成程度的测定,通常是在教育活动之后所实施的一种评价。
9.【答案】B;体验式学习是指幼儿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逛菜场”活动设计的模式是体验式学习。
10.【答案】A;此为书上原话,属于师幼互动策略部分的知识点,引导性互动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操作、思维、表达、交往等进行适当的引导,包括提问、讲解、指导、建议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