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 )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个学科知识为中心进行。
A.学科课程
B.选修课程
C.必修课程
D.地方课程
2.【单选】( )在教育上主张无为而教,倡导自然教育思想。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苏格拉底
3.【单选】在远古时代,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活动只能靠口耳相传进行。这主要体现了( )。
A.经济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B.经济制约教育目的
C.经济制约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
D.经济制约教育手段
4.【多选】关于素质教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以考试和选拔为目的的教育
B.考试考什么教什么,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
C.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教与学的方法灵活多样
D.兼顾共性和个性,注意学生主体作用发挥
5.【判断】榜样法是解决道德上知行脱节的最重要方法。( )
6.【单选】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成( )阶段。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7.【单选】之所以要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是因为有偿家教它违背了师德规范中的( )。
A.爱国守法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爱岗敬业
8.【单选】以下关于建构主义说法错误的是( )。
A.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B.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个方面
C.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D.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知识经验
9.【多选】关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B.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C.该理论将个体的需要、认知和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了人的动机
D.过分强调引起学习的外部力量
10.【判断】教师在教授“香蕉”一词时,拿实物让学生观察以加深学生理解,该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感知规律的活动律。( )
答案解析
1.【答案】A 学科课程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个学科知识为中心进行。
2.【答案】C 老子在教育上主张无为而教,倡导自然教育思想。
3.【答案】D 题干主要体现了经济制约教育手段。
4.【答案】CD 素质教育是使每个学生开发潜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A选项错误;完全围绕考试,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指的是应试教育,B选项错误。
5.【答案】× 锻炼法是解决道德上知行脱节的最重要方法。
6.【答案】D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级对立的矛盾所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
7.【答案】B 有偿家教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为人师表条目。
8.【答案】D 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知识经验属于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9.【答案】AB 选项C属于对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评价;选项D属于对强化理论的评价。
10.【答案】× 教师在教授“香蕉”一词时,拿实物让学生观察以加深学生理解,属于运用直观教具教学,但未体现活动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