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由于战时看护孤儿的护士经常变换,导致有一批儿童无法形成对照看者正常依恋,只能相互抱团,相依为命,社会适应有很大困难。这说明( )是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
A.照看态度
B.照看环境
C.稳定的照看者
D.儿童的特点
2.( )儿童依恋的表现倾向是对母亲和陌生人都比较冷淡和疏远。
A.焦虑-回避型
B.安全型
C.焦虑-抗拒型
D.迟钝型
3.婴儿能用不同的微笑和发声区别不同的人,说明婴儿处于( )。
A.无分化阶段
B.低分化阶段
C.依恋形成阶段
D.修正目标合作阶段
4.安斯沃斯设计了( ),研究儿童分离焦虑、陌生焦虑。
A.熟悉情景实验
B.提名实验
C.视崖实验
D.陌生情景实验
5.英国心理学家谢弗提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的原则有:代表性、( )与稳定性。
A.差异性
B.独特性
C.开放性
D.普遍性
6.张三家的孩子爱妈妈,李四家的孩子也爱妈妈,体现了依恋形成标志的( )原则。
A.稳定性
B.整体性
C.代表性
D.普遍性
7.形成的依恋过程中会历经很长的时间,其中依恋形成阶段的年龄是( )。
A.3-6个月
B.3-6岁
C.6个月-2岁
D.6个月-2.5岁
8.菁菁看到妈妈的时候,会伸出手示意要妈妈抱,但是妈妈不抱她,她也不会哭闹,这表明她正处于( )。
A.无分化阶段
B.低分化阶段
C.依恋形成阶段
D.修正目标合作阶段
9.以下不属于安斯沃斯的依恋类型划分的是( )。
A.焦虑-回避型
B.焦虑型
C.焦虑-抗拒型
D.安全型
10.可可妈妈最近很担心可可,因为可可快上幼儿园了,可是可可一离开她就会情绪很激动,大哭大闹,怎么哄都没用。可可这种表现( )。
A.是不正常的,应该带去医院咨询一下心理医生
B.是正常的,这个时期她正处于依恋形成阶段
C.是不正常的,可可抗拒去幼儿园
D.是正常的,这个时期的幼儿正处于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答案解析
1.【答案】C;关键词“看护孤儿的护士不稳定”,也就是照看者不稳定。
2.【答案】A;焦虑-回避型依恋的行为倾向是冷淡疏远;安全性的行为倾向是安全舒适;焦虑-抗拒型的行为倾向是相互矛盾。
3.【答案】B;婴儿能用不同的微笑和发声区别不同的人,说明婴儿处于低分化阶段。
4.【答案】D;安斯沃斯设计了陌生情景实验,研究儿童分离焦虑、陌生焦虑,依恋的类型中有提到。
5.【答案】D;英国心理学家谢弗提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三条规则:代表性、普遍性与稳定性。
6.【答案】D;张三家和李四家一样爱妈妈,体现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因此选D普遍性原则。
7.【答案】D;依恋形成阶段是6个月到2.5岁。
8.【答案】B;低分化阶段能从人群中找出妈妈,但是不会介意和父母分开。
9.【答案】B;安斯沃斯没有提出焦虑型,其提出的依恋类型包括焦虑-回避型、焦虑-抗拒型、安全型。
10.【答案】B;是正常的,儿童都会有一段时期不愿意离开妈妈,这是处于依恋形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