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每日一练
【11.14】江西省2024年幼教每日一练
2024-11-14 16:10:47

题目

1.通过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如丙种球蛋白等,使接收者获得一定时期的免疫力,称为(    )。

A.自然自动免疫

B.预防接种

C.人工被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

2.计划免疫属于(    )。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3.对于曾与传染病患儿接触过的儿童,要实行检疫,进行观察。检疫期限为(    )。

A.该传染病最长的潜伏期

B.10 天

C.20 天

D.该传染病最短的潜伏期

4.在病后一周内,可以在病人的皮肤上看到 3 种皮疹:红色斑疹、水疱、结痂。这种

症状的传染是(    )。

A.麻疹

B.手足口病

C.水痘

D.脓疱疮

5.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    )。

①病毒 ②细菌 ③真菌 ④原虫 ⑤蠕虫 ⑥飞虫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

6.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    )、易感者的免疫状态有关。

①种类  ②数量  ③毒力  ④是否变异  ⑤传播环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⑤

7.(    )是指感染了病原体,并表现出一定症状和体征的人,是重要的传染源。

A.传染病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

D.病原体

8.以下(     )病是由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传播的。

A.乙型肝炎

B.乙型脑炎

C.菌痢

D.破伤风

9.以下对于虫煤传播的疾病匹配正确的是(    )。

   ①蚊-流行性乙型脑炎  ②白蛉-白蛉热  ③鼠-鼠疫  ④虱-伤寒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0.(    )的多少,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很大的影响。

A.病原体

B.易感人群

C.传染病

D.传播方式

 

 


答案解析

1.【答案】C;免疫分为两大类: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后者包括:一是自动获得性免疫:一般免疫时间长,可待终身,如麻疹、天花、痄腮;二是被动获得性免疫:免疫时间短,已较少采用。故本题选 C。

2.【答案】C;计划免疫的内容是使“四苗防六病”,即 7 周岁及 7 周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及以后适当的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人工自动免疫:是指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将疫苗、类毒素和菌苗等免疫原接种至人体,使宿主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对于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因此,计划免疫是人工自动免疫。故本题选C。

3.【答案】A;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最初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不同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不一。根据某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可以确定这种传染病的检疫期限。如某幼儿园某班发现一名儿童患猩红热,自患儿离园之日起该班需检疫 12 天(猩红热的最长潜伏期)。故本题选 A。

4.【答案】C;病初 1-2 天有低热,以后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躯干,渐延及头面部、四

肢。最初的皮疹是红色斑疹或斑丘疹,一天左右变成水疱,3-4 天后水疱干缩,结成痂皮。

干痂脱落后,皮肤上不留疤痕。在病后一周内,由于新的皮疹陆续出现,陈旧的皮疹已结痂,也有的正处在水疱的阶段,所以在病人皮肤上可见到三种皮疹症状:红色丘疹、水疱、结痂。出疹期间,皮肤瘙痒。故本题选C。

5.【答案】B;病原体是指周围环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物。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和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两大类。

6.【答案】B;此为书上原话,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有关。

7.【答案】A;此为书上原话,传染病患者是指感染了病原体,并表现出一定症状和体征的人,是重要的传染源。

8.【答案】B;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等都是由受病原体感染的动物传播的。

9.【答案】D;-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蛉-白蛉热;蚤-鼠疫;虱-斑疹伤寒,是正确的虫煤传播疾病。

10.【答案】B;此为书上原话,易感人群的多少,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很大的影响。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支付方式
易公教育
易公教育
客服热线:400-8585-820
版权所有:江西易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
总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月湖街道芳草路易公教育(象湖南区教学点)
|
技术支持:网络部
ICP备案号: 赣ICP备2021011319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