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A.心理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生活起源论
D.生物起源论
2.【单选】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这体现了( )。
A.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
B.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C.教育能够形成政治舆论
D.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政治服务
3.【单选】青少年的所做所思,日常生活的每一步都以朝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为目标而前进,这体现了(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4.【多选】小强妈妈望子成龙心切,小强上幼儿园时,才刚学会认字,就给他报了一个作文班。上小学后,明知道儿子不喜欢弹钢琴,还是给他报了钢琴兴趣班。这说明小强妈妈在教育过程中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顺序性
5.【判断】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反映了人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 )
6.【单选】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再继续学习,假如小华学习《静夜思》10分钟后就刚好能背诵,为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小华需要再读( )分钟。
A.2
B.5
C.10
D.15
7.【单选】洪洪认识并喜欢夹子,经常指着夹子说“夹夹”。当她看见飞机尾翼上的燕子图标时,她也指着说“夹夹”。这种现象属于( )。
A.同化
B.顺应
C.平衡化
D.自动化
8.【单选】方雨认为,社会法律制度应该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
A.惩罚服从取向
B.社会契约取向
C.遵守法律取向
D.普遍伦理取向
9.【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 )的学校教育制度。”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判断】教师受记过及以上处分期间不能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
答案解析
1.【答案】D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生物起源说。
2.【答案】D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的最主要途径。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一是培养合格的公民;二是培养政治人才。
3.【答案】A 导向性原则又称方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实施德育时要有一定的方向性与理想性,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4.【答案】BD 小强刚上幼儿园,才刚刚学会认字,小强妈妈就给他报了一个作文班,这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明知道儿子不喜欢弹钢琴,还给他报了钢琴兴趣班,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这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5.【答案】× 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反映了人的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
6.【答案】B 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10×50%=5(分钟)。
7.【答案】A 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从而丰富或加强主体的动作。
8.【答案】B 方雨认为,社会法律制度应该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9.【答案】ABC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10.【答案】√ 教师受记过及以上处分期间不能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