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苏格拉底
2.【单选】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德育课程确定为四个学习领域,不包括( )。
A.法律教育
B.思想教育
C.道德教育
D.国情教育
3.【单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是( )。
A.反比关系
B.倒“U”型关系
C.正比关系
D.离散关系
4.【多选】心理问题增多是现代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有( )。
A.学习方面的问题
B.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C.青春期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
D.人生发展方面的问题
5.【判断】壬寅学制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系统。( )
6.【单选】( )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事件的态度来维持其相符一致。
A.社会学习理论
B.强化理论
C.认知平衡理论
D.认知失调理论
7.【单选】对“圆的周长是直径和圆周率的乘积”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8.【单选】个体将已习得的知识经验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现了知识学习的哪一个阶段?( )。
A.知识的提取
B.知识的保持
C.知识的迁移
D.知识的获得
9.【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办学条件是( )。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C.有合格的教师
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10.【判断】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通过迁移实现。( )
答案解析
1.【答案】B 孟子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
2.【答案】B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德育课程确定为四个学习领域,即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
3.【答案】C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总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成正比。
4.【答案】ABCD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是:第一,学习方面的问题,如学习方法的烦恼、学习压力大、考试焦虑、学习挫折等;第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如同学关系紧张、交友困难、师生关系烦恼等;第三,青春期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性心理苦闷、早恋困惑、孤独感等;第四,人生发展方面的问题,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新生综合征、抑郁、自卑等。
5.【答案】√ 壬寅学制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系统。
6.【答案】C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改变态度的认知平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事件的态度来维持其相符一致。出现不平衡状态时,人们倾向于把它改变为平衡状态。
7.【答案】C 这是形容圆的周长、直径和圆周率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命题学习是指学习若干概念之间或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
8.【答案】A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般包括知识的获得、知识的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获得阶段主要表现为知识的感知和理解,保持阶段主要表现为知识的记忆,提取阶段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应用。将知识经验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属于知识的应用,因此对应的是知识的提取阶段。
9.【答案】ABC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10.【答案】√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通过迁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