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单选】道德认识的获得主要采取说服法来实现;而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则主要通过锻炼法来实施,体现了德育过程中应注重( )。
A.多端性
B.教育性
C.针对性
D.全面性
2.【单选】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适合内向、孤僻、自卑的学生的谈话法是( )。
A.渐进式谈话
B.点拨式谈话
C.触动式谈话
D.突击式谈话
3.【单选】下列不属于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的是( )。
A.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B.决定受教育权
C.制约教育结构
D.制约教育目的
4.【多选】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该时期为教育学发展做出贡献的学者有( )。
A.夸美纽斯
B.昆体良
C.孟子
D.苏格拉底
5.【判断】斯宾塞认为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
6.【单选】斯金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B.不断试误的过程
C.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大反应概率的手段
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7.【单选】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是指(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8.【单选】( )是为调节教师与社会的关系而出现的师德条目。
A.爱国守法
B.终身学习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9.【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 )实施义务教育。”
A.边远贫困地区
B.西部落后地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革命老区
10.【判断】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两者是等同的。( )
答案解析
1.【答案】C 注重针对性是指为了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应该要针对知、情、意、行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德育手段与方法,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
2.【答案】A 渐进式谈话,这适合内向、孤僻、自卑的学生。
3.【答案】B 政治制决定受教育权。
4.【答案】BCD 夸美纽斯属于教育学学科独立及开始发展阶段的学者,所以A错误。
5.【答案】×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6.【答案】C 斯金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大反应概率的手段。
7.【答案】A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8.【答案】A 爱国守法是为调节教师与社会的关系而出现的师德条目。
9.【答案】AC 《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10.【判断】× 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但两者不能等同。